供水常識
————(作者:綿陽市水務集團 歐飛躍)
綿陽部分城區的自來水用戶時常反映“自來水燒開后有水垢和懸浮沉淀物,硬度高、水垢多”的現象,懷疑水質有問題,擔心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。針對這一擔心,筆者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說說水的“硬度”和“水垢”問題。
一.什么是硬度和水垢?
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、鎂離子的總濃度,以每升水中碳酸鈣的毫克數表示。總硬度分為碳酸鹽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兩種。碳酸鹽硬度是指由鈣、鎂的碳酸氫鹽Ca(HCO3)2、Mg(HCO3)2所形成的硬度,還有少量的碳酸鹽硬度,碳酸氫鹽硬度經加熱之后分解成沉淀物從水中除去,故亦稱為暫時硬度。非碳酸鹽硬度是指由鈣、鎂的硫酸鹽、氯化物和硝酸鹽等鹽類所形成的硬度,這類硬度不能用加熱分解的方法除去,故也稱為永久硬度,如 CaSO4、 MgSO4、 CaCl2、 MgCl2、 Ca(NO3)2、Mg(NO3)2等。
暫時硬度較高的自來水經煮沸后會有白色碳酸鈣析出或水表面有“白蒙蒙”,即人們所說的水垢,可以漂浮或沉積在水底,日積月累也會附著在容器的內壁。永久硬度的自來水經煮沸后不會有白色碳酸鈣析出或“白蒙蒙”的存在。
凡是自來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度,綿陽地區自來水的硬度屬碳酸鹽硬度。主城區以涪江地表水水源為主的自來水硬度較低,自來水經煮沸后形成的水垢較少,高新區以地下水水源為主的自來水硬度相對較高,自來水經煮沸后形成的水垢較多。
二、水質標準對硬度的規定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沒有制定飲用水中硬度的基于健康的準則值。
對水硬度的公眾可接受程度各社區間可能有很大差別,取決于當地條件,特別是是消費者是否注意到硬度的變化。
鈣離子的味閾為100 mg/L-300 mg/L 上一篇:結石是因水中的鈣導致的嗎?